导读 : 12月份,大卫·芬奇的影迷提前过年了。时隔六年,这位反叛的好莱坞导演终于交出自己的电影新作——前不久在网飞上线的[曼克]。这是一部赶巧的电影,卡在疫情影响前结束...
12月份,大卫·芬奇的影迷提前过年了。
时隔六年,这位反叛的好莱坞导演终于交出自己的电影新作——
前不久在网飞上线的[曼克]。
这是一部赶巧的电影,卡在疫情影响前结束拍摄,后期制作全部在线上完成。
[曼克]完整呈现了[公民凯恩]的编剧赫尔曼·曼凯维奇(简称曼克)创作剧本的全过程。
大卫·芬奇拍他的故事,有点天才惜天才的意思。
阿看看完,竟然也与这位有点天才的嗜酒编剧产生了共鸣。
不过与天才不沾边。
只因为阿看,也是个搞(码)创(字)作(工)的(人)。
网络上流传过一张表情包,拿怀孕生子比创作,毫不违和。
搞创作和生孩子,真的没啥两样。
以搞创作为生的打工人,面对的情况更复杂。
一出打工人历难记,送给大家。
怀才的孕期漫长又难熬
哪吒是母亲殷十娘怀胎三年生出来的。
大卫·芬奇为了把[曼克]拍出来,筹备了将近三十年。
[曼克]的剧本成形很早,早到一些电影中的演员都没出生。
1992年,大卫·芬奇的父亲杰克·芬奇退休,想要写一部剧本。
大卫建议他写写[公民凯恩]编剧曼克的故事。
大卫·芬奇的父亲杰克·芬奇
剧本完成后,父子俩纠结来纠结去,改了好几稿,终于决定把剧本拍成电影。
大卫开始找各大电影公司谈合作,但都谈崩了。
这其中包括跟他在[七宗罪]中合作过的凯文·史派西。
大卫坚决要求把电影拍成黑白的,可电影公司只想卖座,打死都不愿意。
2002年事情更糟,杰克·芬奇患上癌症,化疗期间也一直记挂着这事。
可他直到去世,都没能亲眼见到电影落地的可能。
大卫想实现父亲的遗愿,一边等投拍机会,一边继续完善剧本。
前前后后,他一共搞出来9个版本,满满地堆在书架上。
另一边,也在辛勤地打工。
大卫开始投入网飞的怀抱,先后参与了《纸牌屋》、《心灵猎人》、《爱,死亡和机器人》等剧集的制作。
他的工作方式规律且苛刻。
每周工作6天,每天工作14个小时,只有在玩《麦登橄榄球》这个游戏时才不想制作的事情。
2019年,大卫忙完《心灵猎人》第二季的工作,收到网飞的惊喜礼包——
可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新项目。
他终于能把[曼克]的剧本从书架拿下来,让电影问世了。
02
终结漫长的孕期只有一个办法,那就是把孩子生出来。
呵,孩子就好生吗?
看看电影的主人公曼克就知道了。
他像一个备产的孕妇,一切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电影就是从打工人曼克出车祸住院,突然接到活开始的。
大腿骨折了?没关系,一出院就被带到偏远小镇“休养”。
床铺干净柔软,有烟有酒,还有一个专门的护理工。
和打字员。
是的,好待遇是有条件的。
曼克需要躺在床上口述剧本,让打字员记录。
老婆不在身边,能聊以慰藉的酒也不能随便喝。
什么时候可以喝?初稿写出来才可以。
这对于嗜酒如命的曼克来说,太难熬了。
刚躺下没多久,[公民凯恩]的导演奥逊·威尔斯一个电话打过来。
把截稿日期往前提了一个月不说,还发出死亡之问“为什么没有听到打字声”。
当代媒体人的噩梦!
曼克大概也信奉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。
所以他选择先拖着慢慢写,再在“死线”前爆发。
但是广大打工人都知道,拖延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平静。
内心早就因为没有灵感而泛起苦海。
曼克没产出多少内容,就觉得身上哪儿哪儿都疼,趴在按摩床上哼哼唧唧。
就在这时,审稿人送来反馈意见:“都是垃圾”。
太扎心了。
能怎么办呢,时间有限,写不下去也得硬写。
打字员也劝他,“别自怨自艾,至少你在写”。
可硬写实在太痛苦了,苦到曼克想喝酒。
他仗着和护理工的交情,托她买回来一大箱。
累了就喝,困了就睡,时间过得错错乱乱。
期间还夹杂着各种并发症,变得神经兮兮。
比如,跟别人打赌,看一片落叶多久会落地。
不同的打工人临床表现有些不同。
像韩剧《浪漫的体质》里的编剧,码字顺利也会怀疑自己。
这只是初级阶段,再往下跟魔怔了似的。
比如曼克跟奥森吵个架,买的酒都被砸了,也要记录下这个灵感用在剧本里。
大卫·芬奇的父亲也是个编剧。
他亲眼看过父亲在打字机前坐了45分钟,一个字都没打出来,寂寞如雪。
所以大卫说自己不要当编剧。
可老天也没有饶过他,安排他做了电影导演。
搞创作的,连吃的苦都是相似的。
他的处女作[异形3]是接盘来的,执导过程异常艰难。
前面两位导演留下烂摊子,30多个版本的剧本没法用。
大卫想到的点子,比如背景设定在繁华的殖民星球、让异形和人类大战,都因为没有预算无法实现。
这还不是最坑的。
二十世纪福斯在剧本完成前就定下了电影的上映日期,只给大卫留下5周的时间。
为了赶进度,大卫在剧本只有几十页的时候就开机了。
有时候会出现第二天的剧本在前一天现写的情况。
可这是大卫好不容易遇到的进入电影圈的机会,他只能忍。
当他终于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导演,岁月也并没有对他仁慈点。
与在网飞的待遇相反,大卫·芬奇惨遭HBO的毒打。
他为HBO开发的两部剧集《乌托邦》和《视频同步》,连能否问世都是个谜。
两部剧的演员都已经签好,《视频同步》甚至已经拍完了好几集,但因为制作成本和大卫精力的问题,被暂时搁置了。
生出来的孩子管别人叫爸爸
生出了孩子,想好好歇歇?没那么容易。
生孩子你得一个人来,但孩子出生后可不能你一个人说了算。
打工人辛辛苦苦攒出来的“作品”,有数不清的爸爸。
其中最大的爸爸是甲方爸爸。
大卫·芬奇在[曼克]中借赫斯特之口引出了“街头艺人的猴子论”。
猴子被街头艺人精心打扮,在城市里跳舞。它以为自己不跳舞,街头艺人就一定挨饿。
可是猴子忘了,它早已被金链子锁住了脖子。
赫斯特提醒当时受雇于他的曼克,“他一定要表演,无论他是否愿意”。
这句话可以写进打工人的恰饭语录。
为了恰饭,就要听甲方爸爸的话。
电影里曼克一开始为了恰饭,放弃剧本署名权,接受电影公司改稿。
但当他意识到自己写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,坚决争取署名权。
大卫·芬奇肯定对曼克深有同感。
他在没有最终剪辑权的那几部片子里,被搞得很惨。
用大卫自己的话说,“像是被人家拖进林子里乱搞”。
最惨的当然还是上文提到的[异形3]。
大卫期待的成片是两个半小时,里面狱友的角色被丰富,宗教意向更强烈。
但是片方二话不说,一顿咔嚓嚓都给他剪掉了,公映版本只有114分钟。
正因如此,大卫·芬奇拒绝给[异形3]出导演剪辑版。
拍摄[七宗罪]时噩梦重现。
新线公司觉得电影结局太黑暗,强行让大卫改。
后来是布拉德·皮特表态,“如果改结局就罢演”,才挽救了这部片子。
当时的好莱坞还在实行制片人中心制,导演拥有的自主权实在太少了。
打工人每天也在跟甲方爸爸斗智斗勇。
稿子这段全删掉吧?好的,我改。
字体不够大呀?好的,我改。
现实中如此渺小的打工人,只能选择成为心理上的巨人。
比如,觉得甲方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孙子。
脱口秀演员杨蒙恩找到了甲方和孙子的共同点:都会提很多无理的要求。
只有爷爷,面对孙子的无理要求会心平气和地接受。
因为爷爷心里明白,孙子其实什么都不懂。
把甲方当作自己的孙子。
也许是打工人最后的尊严了。
▼
搞创作的打工人到底有多难?
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
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
推荐阅读
点在看,你也是个心理巨人